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職涯成長的S曲線

職位的提升與能力的增長並非與時間呈直線關係,而是呈現S型曲線的轉折向上,
每個階段的成長,來自時間運用方式思考模式的改變知識與技能的累積

一名剛進入公司基層工作的年輕人,針對初始接觸的工作內容,
隨著時間與經驗,慢慢可以從不懂變成熟悉,逐步進入狀況,但此並不足構成職位中升級的條件。
必須在熟練之後,對工作內容的意義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達到通盤掌握與貫通。
這是平原期的累積,這段能力升級的過程通常需要二到四年的時間。

對工作止於熟悉而不能精通,則稍遇變化就不知所措,自然無法進入陡升期。這是年輕人的通病。

認為自己「學會了」,而不再進一步精研,即如豆芽菜的生長,初期快速成長,但沒有穩固的根基,永遠在一小段高度後便停止,時間久了仍一無累積。
在一項專業領域裡,約80%都屬於常識,只要時間久了就會知曉,唯最後20%才是知識,具備競爭力的差異。

如同熟成的過程,當逐步被賦予更多的責任、自己提出更多工作內容的思考...等,
工作者的時間運用方式思考模式以及知識與技能的累積而激發出的創新將會帶領工作者進入陡升期。
升為基層主管之後,開始接觸到領導與管理的工作性質,負責的範圍開始超過個人所能親掌,
必須統籌單位資源,以有效方式分配與監控任務遂行。
如此,又必須重新學習,從不懂到了解,熟悉、運用自如,待達到貫通,才又可再一次的升級。
這個階段需要的時間較長,約需三到六年不等。

越往高的職級,水平階段持續的時間越長。而職涯成長的的過程,並非僅反應於頭銜,而是實質的能力,
唯有打好扎實的實力,才能對工作中被賦與的新功能進行有效學習。
阻礙一個人往更高層級提昇的因素最常見有兩種:
一、提昇層次之後停止學習的心態,失去了學習成長的動力,這屬於心態認知與持續力。
二、基礎不夠扎實,若對基層工作的掌握不扎實、不精通,因而對領導部屬與掌握狀況將會產生困難,這是基礎累積的問題。

對職涯的路程與叉路有了基本的認識後,方能規劃行進的方向。